年終總結上汽篇 | 接近職位頂峰前 王曉秋的業績壓力如何解決?
原本以為熬過2019年之后,上汽集團能在自己手上有一個不錯的表現,誰料到一系列的意外事件令上汽集團業績進一步下滑。
根據上汽集團發布2020年2月份產銷快報數據顯示:2月份,上汽集團產銷量分別為32260輛和47365輛,同比去年分別下降90.17%和86.95%;2019和2020年同期年產銷量累計同比下滑52.55%和54.07%。
亦有人資深人士分析認為,王曉秋升任上汽集團總裁位置不到1年,對于業績的追求越發明顯,雖說上汽集團此時處境責任并不全在王曉秋,但是作為新任總裁,加上董事長陳虹已經59歲,王曉秋將來有望再進一步,因此,才會在年初就選擇全員降薪的手段。
幸運的仕途
2019年7月,前任總裁,1959年5月的陳志鑫年滿60歲正式退休,王曉秋憑借上汽乘用車的業績,成功轉正。
時年55歲的王曉秋可謂志得意滿,畢竟與其余幾位副總裁相比,沒有誰能在專業技術領域可以與王曉秋相提并論。
以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為例,其公開履歷顯示:1997年-2004年擔任上汽通用總經理,其中2003年升任上汽集團副總裁兼上汽通用總經理,2004年底升任上汽集團總裁,后升任黨委副書記,2014年6月,原上汽集團董事長胡茂元退休, 由總裁陳虹接替。
按照一般原則上來說,汽車央企集團的董事長職位會由組織指派,而一般地方國企多數情況下也會考慮由熟悉業務的合適干部升任,也就是說,總經理接替董事長的職位可能性很高。
前任總裁陳志鑫,2001年就擔任上汽集團副總裁,2009年兼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2014年隨著陳虹升任集團董事長,由陳志鑫接替總裁職務,2019年退休前是上汽集團董事、副總裁、黨委副書記。
2014年才升任上汽集團副總裁的王曉秋,憑借在上汽乘用車的不俗表現,5年時間就實現了轉正,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他只要做2年上汽集團總裁,就很有可能接替陳虹退休所留下的空缺。
當然,剛才所提到的,由集團總裁接替集團董事長的參考條件除了專業性和履歷以及合適的時機之外,出色的業績表現,才是主管單位更為看重的砝碼。
當然,2019年7月才正式接手上汽集團總裁職務,全年的功過都不會全由王曉秋獨自承擔。
縱觀上汽集團三大主力品牌:即便上汽通用在終端市場使出幾乎5折的促銷力度,依然難有明顯起色,另一家龍頭企業上汽大眾,隨著2019年中保研碰撞測試結果出爐,其當家車型帕薩特和途觀L分別得分倒數第一和第二,深陷質量問題泥潭,銷量也開始出現拐點;上汽通用五菱則早已遇到成長瓶頸,陷入困境之中。
出現困境既是難題,同時也是考驗高管團隊解決問題能力的機遇。
事實上,執掌過上汽通用和上汽乘用車的王曉秋深知,曾經獨領風騷的上汽式營銷手段,如今在對手全面開花的趕超下,已經沒有了明顯的優勢,甚至有些審美疲勞和用力過猛之嫌。
短時間銷量反彈無望,終端又大幅讓利,上汽集團近期給出的緩解壓力的對策便是全員減薪。
有接近上汽集團內部的人士向依點資訊透露,實際上自2019年12月,上汽集團部分板塊就開始了減薪,此次只是全面鋪開。“減薪一方面的原因是上汽集團作為國企盤子太大,其自行減員成本十分高昂,另一方面則是業績全面下滑,部分減薪會導致更多的抱怨,因此選擇全面減薪,既能迫使一部分員工自行選擇,同時又可以節流?!?/p>
于此同時,由于降薪的開始,上汽集團內部也人心浮動,據悉,已經有不少升遷無望,又頗具實力的人員已經開始投遞簡歷,通過降薪,上汽集團也實現了以最低成本減負的意圖,可謂一舉兩得。
隨著職場逐步走向頂峰,王曉秋的壓力與手腕或許也將與日俱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