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hn9la"></ruby>
      <form id="hn9la"></form>
      <wbr id="hn9la"><legend id="hn9la"></legend></wbr>
      <form id="hn9la"><legend id="hn9la"></legend></form>
      1. <form id="hn9la"><span id="hn9la"><track id="hn9la"></track></span></form>
          <form id="hn9la"><legend id="hn9la"></legend></form>

        1. <em id="hn9la"><source id="hn9la"><option id="hn9la"></option></source></em>

          <form id="hn9la"><legend id="hn9la"></legend></form>
          <sub id="hn9la"></sub><form id="hn9la"></form>

          首頁 - TMT
          快速評論

          小米捅了格力的老窩

          來源:金角財經 瀏覽: 2024-11-14 10:28:35
          董明珠和雷軍的罵戰,演成連續劇了。

          來源 | 金角財經

          作者 | 穎寶

          董明珠和雷軍的罵戰,演成連續劇了。

          事情起始于今年6月,董明珠在格力電器年度股東大會上點名小米:“小米說自己(空調)第一名,全靠別的廠家做產品,你的技術是什么?誰是第一,消費者心里有桿秤?!?/p>

          董明珠的怒火,燃自一篇名為《中國空調市場“洗牌”,格力跌出前三,新的黑馬竟是“門外漢”?》的文章,被認為是小米在故意抹黑。但經多家媒體查證,其并非出自小米渠道。

          這下輪到雷軍不樂意了,今年7月的小米發布會上,其喊話董明珠:“這段時間呢,董大姐一直在批評我們,說我們‘冒充’第一(空調)。我仔細查了一下,我們沒有在任何場合說米家空調第一?!?/p>

          到了11月10日,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在直播時,又一次提到格力:“我們沒有在任何場合說過小米空調是中國銷量第一,說的都是中國第四?!?/p>

          從市場份額來看,格力空調還是小米空調的兩倍,為啥董明珠卻要緊盯著小米不放呢?一來可能是小米空調的增長速度太快了,從第七爬到第四準確的說應該是第三,只用了3年時間;二來董明珠一直瞧不上小米空調是“組裝大師”,但格力空調已經成為小米空調僅剩的對手之一,這難免讓董大姐更加不服氣。

          但拋開雙方的口水仗不談,真正值得關注的是,既然家電行業被巨頭把持,那么小米空調到底又是如何逆襲的呢?

          董明珠不服

          實際上,小米空調已不是第四名了。

          奧維云網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27日,中國線上空調市場的市占率排名中,美的占據第一位,同比增長2.42%至25.01%;格力同比下跌3.01%至24.04%,排在第二位;小米空調則同比增長4.31%至11.82%,升到第三位。

          另據CNMO報道,今年一季度,小米空調品出貨量為69萬臺,同比上漲63%。有分析師預測,到2026年,小米空調的銷量將超越其電視銷量,成為小米IoT業務的新增長點。今年6月,便有京東配送員在采訪中透露,去年送的10臺空調里有2臺是小米的,今年變成有7臺是小米的。

          吐槽言論亦印證了此現象,小紅書、微博上,有數千條類似“小米空調缺貨怎么解決”的內容。有人說,本想趁著有補貼換個小米空調,沒想到大家都是這么想的,直接掃斷貨了;有人喊話雷軍,雷總不是想賺錢嗎,怎么只生產這點貨;干裝機外包的師傅也上來說,附近幾個鄉鎮的小米空調裝瘋了,夏天一個月能裝100多臺。

          2021年的光景還不是這樣的,當年格力的線上空調市占率為26.31%,排名第二;小米市占率僅3.73%,排名第七。如今,小米空調與格力的差距在逐年縮短。

          今年三季度,格力的營收還下降了15.84%,為469.39億元。這不難理解為,是小米等新晉品牌的崛起搶走了老巨頭們一部分的生意。

          種種處境,均讓董明珠警覺。更何況,其與雷軍一直都看對方不順眼。

          2013年,在第十四屆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上,董明珠問現場觀眾:“有多少人使用小米手機?”只有三個人舉手。董明珠又問雷軍:“如果全世界的工廠都關掉了,你還有銷售(量)嗎?”并表示,小米的網上銷售模式可以為格力所用。

          雷軍也不忍著,反擊道:“五年之內,如果我們的營業額擊敗格力話,董總就輸我一塊錢。”董明珠表示,小米是不可能超過格力的,“我跟你賭10個億”。馬云和王健林都只敢賭一個億,可見董明珠有多篤定。

          2014年,雷軍初生入局空調賽道的想法,并斥資12.66億元入股美的。董明珠隨即在同年的企業領袖年會上表示,小米+美的就是“小偷集團”,“美的偷格力的專利法院判它賠我兩百萬,(現在)兩個騙子在一起”。

          2016年,小米業績受阻,董明珠在網易直播間表示,這是雷軍搞軟件出身導致的,“很多制造不是軟件可以替代的?,F在都注重輕資產,沒有重資產,輕資產可以存在嗎?”

          雖然小米的營收在5年內沒有超過格力,但董明珠的“預言”也沒有靈驗。今年夏天,雷軍特意“感謝”了董明珠,在她批評后,小米空調獲得了更高的關注度和競爭力。而那句被反復提及的“中國第四”,則有了更別樣的意味。

          “被罵得越狠賣得越好”

          并非董明珠有意刁難,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普通消費者與其態度一樣,也不好看小米造家電。

          首先是受品牌自帶多年的“廉價感”影響。

          小米賴以起家的手機產品,走的是“拼湊模式”。同時為快速打開市場,雷軍瞄準了學生群體,以低價戰略切入,第一臺誕生于2011年的小米手機,起售價僅1999元。后續問世的紅米系列,又進一步加深了廉價的市場印象,以至于在2020年小米嘗試往中高端化轉型時,卻發現4000元起的小米10無人問津。

          其次是對質量的顧慮。

          小米家電確如董明珠所說,是走代工和品牌授權模式,比如據天眼查顯示,米家生態中白電的重要生產商是一家名為寧波吉德電器的公司。

          而代工模式所牽扯的生產環節難管理、出問題后難追責等隱患,小米家電也沒逃過去。消費保平臺數據顯示,小家電相關投訴中,小米的投訴量為460件,占比為13.60%,位居第一。

          其中傳播量較大的投訴,是網名為“新疆大表姐”的博主于2023年10月前后,在社交平臺發布的小米熱水器維權視頻。

          視頻提到,小米熱水器在室外溫度僅0度的情況下,只要水溫達到最熱就自動熄火。在經歷了被客服指導換電池、找天然氣公司測試壓力、更換天然氣管線后,上述故障仍然存在。博主去找售后的時候,還被各種“踢皮球”。

          種種負面新聞,均在放大小米家電的缺陷。因此在去年12月,小米集團高級副總裁、大家電部總裁張峰離職的消息,被外界認為是小米家電業務步入寒冬的信號,更有網友在評論區恭喜董明珠“賭贏了”。

          但小米已不止一次“被罵得越狠賣得越好”了。

          今年上半年,當美的、海爾智家分別在半年報中提及“傳統營銷手段出現失靈”“消費者信心持續走弱”時,小米卻不僅空調賣得好,家電業務也全面開花,二季度的冰箱、洗衣機出貨量分別同比增25%、30%;Mini LED電視系列1-8月線上銷量中國第一、智能門鎖連續三年線上銷量中國第一。

          雷軍也很納悶

          所以,為什么要一邊罵一邊買?

          說到底,在極致低價之下,性價比自然就高了。

          這兩年,消費降級的風也吹到了家電市場。以1.5匹掛機空調為例,奧維云網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2000元以下產品在線上渠道的銷量占比為22.8%,同比提升6.1個百分點;3500元以上產品在線下渠道的銷量占比為41.9%,同比下滑7.7個百分點。

          本就貼著便宜標簽的小米,由此吃到了紅利。

          依舊以線上空調市場為例,截至今年10月27日,美的的均價是3154元,格力的均價是3479元,小米的均價是2281元——在兩位“老大哥”的價格上打了7折。再如掃地機品類,小米的掃拖機器人2原價是2499元,在唯品會的促銷價再疊加國家補貼,把價格打到了1327元。而奧維云網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我國掃地機市場均價為3717元。

          誠然,性價比的衡量標準,還有用戶體驗、使用年限等等,這又引出了另一個近期被熱議的現象——高價格的老牌家電,也不見得好用。

          產品有何不足,看其衍生周邊就知道了。在拼多多搜索“空調擋風板”,單件商品最高銷量為232.4萬件,銷量100萬+件的不在少數,可見“空調直吹腦袋”的痛點存在多年但沒有品牌作出改進,消費者能做的只有買擋風板,或移動空調位置——聽起來好笑又諷刺。另有網友表示:“10年前的空調和現在的空調,除了功耗,好像真的區別不大?!?/p>

          消費保平臺數據顯示,2021-2023年,家電相關投訴量在逐年遞增。2014年1-4月的投訴量為2023年全年的38%,照此計算,今年仍會增加。

          具體到每個品牌,雖然小米關于產品質量問題的投訴占比高達19.98%,但美的、海爾在同樣問題上,投訴占比也有17.29%、14.15%。細看各品牌被投訴的產品金額分布,小米2000元以上的產品投訴量為29.01%,美的、海爾2000元以上的產品投訴量分別為37.84%、45.21%。這不禁令人發出靈魂拷問:“原來一分錢一分貨,兩分錢也還是一分貨呀?!”

          還有一個因素,是雷軍的個人魅力。

          從線下的車展到線上的微博互動,雷軍已與“親和力”“網感好”綁定。雖然無直接數據說明,雷軍的個人營銷為小米帶來了多少銷量,但老板的不討喜言論,是真的會影響業績。

          格力的“玫瑰空調”自上市以來就一直被網友吐槽丑,若順著這波“黑紅”的流量造勢,其指不定能闖出一條特殊的賽道,董明珠卻偏要懟網友,在直播間表示:“即使大家覺得有缺陷,它也是最棒的,因為沒有第二家做出來,這是一種創造?!苯衲昴曛?,據媒體報道,變頻3匹的玫瑰空調價格已從32999元限時降價至29999元,累計銷售僅100+。

          無論出于何種理由,小米家電確實討到了消費者的歡心。

          最近,雷軍又有金句火了:“我也很納悶,以為家電賽道很卷,沒想到路這么寬?!?/p>

          這可能道出了家電行業當下的真相:傳統巨頭引以為傲的產品技術,并沒有完全滿足市場的需求,消費者有苦難言的體驗,恰恰給了小米巨大的機會。

          參考資料:娛樂資本論《上半年空調銷售額下滑14.5%,小米PK家電“三巨頭”誰贏了?》

          消費電子雜志《小米超越傳統家電品牌,躍居家電行業消費投訴榜首位》

          北京青年報《董明珠稱玫瑰空調是最棒的 目前售賣頁面顯示該空調降價限購》


          深藍財經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新聞

          熱門資訊
          財經風向標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国产在线观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