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成都首臺商業化人形機器人誕生
近日,四川首臺全尺寸、直立行走商業化人形機器人“天行者1號”正式發布,身高165cm,重約50kg,續航時長為一個半小時。值得一提的是,該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與本體均在成都本地制造,核心零部件本地化率超過90%,彰顯了成都在產業鏈整合與生產方面的強大實力。
據悉,“天行者1號”由四川具身人形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具身科技”)研發制造。該企業得到了省科技廳人工智能重大科技專項支持,項目攜手電子科技大學,深度整合四川省機械研究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的產業優勢。
此次“天行者1號”的發布,標志著成都高新區在人形機器人這一前沿創新科技領域成功實現零的突破,率先邁出關鍵一步。
具身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機械組裝、接線到調試,實際用時超出了預期。經過無數次的嘗試,耗時2個多月,“天行者1號”最終實現了穩步行走。接下來,“天行者1號”將陸續“入職”多家柔性產品制造企業,發揮雙手搬運、靈巧操作工具、自主行走等穩定運動能力。
據不完全統計,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等多地出臺了相關政策,一些政府引導基金也在持續進入人形機器人行業,參與創業公司的早期融資。以產業劃地盤,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接連出現領跑者,作為經濟“第四極”的成渝也沒有缺席。四川將人工智能列為全省“一號創新工程”,以超常規最大力度精準支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得益于重大技術裝備、精密電子信息等產業在全國范圍內的明顯優勢,四川逐步構建人形機器人上下游產業鏈,此前已吸引不少投資機構考察調研。
就在今年4月,成都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取得營業執照,標志著中西部地區首個人形機器人新型研發機構正式落地成都。按照該創新中心的規劃,“成都造”人形機器人將在明年量產,首先推出人形機器人的開發者版本,以供高校院所、個體開發者、科研公司等全球開發者進行共享開發,并在養老、家政、服務陪伴等具體應用領域進行具有針對性的專業開發。
盡管目前人形機器人都還處于小批量生產階段,但多家投行和智庫機構預測,2035年,人形機器人產業將達到萬億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