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抵押授信5000萬元,浙商銀行成都分行把科技金融“玩”明白了
來源 | 深藍財經
撰文 | 楊波
無抵押、無盈利的中小企業,也能獲得5000萬元信用貸款?要是放在10年前,你一定以為這是天方夜譚,可如今,這一切變成了現實。
日前,深藍財經研究員跟隨浙商銀行成都分行深入科技型企業成都國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星宇航”)和希望森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希望森蘭”)調研。當了解到浙商銀行通過創新手段,為上述科技型企業提供數千萬元的信用貸款時,深感震撼。
在過去,中小企業很難獲得銀行貸款,主要原因包括企業缺乏抵押物、企業經營不穩定、信用體系缺失等多方面原因。怎么突破呢?
早在2016年,浙商銀行總行首創了“人才銀行”,圍繞科技型人才、科技型中小企業,推出“人才支持貸”“人才成長貸”“人才卡”等綜合化融資服務。簡言之,即以科技人才為核心來授信,而非抵押物。
經過數年發展,截至2025年5月末,浙商銀行全行累計服務科技型企業超3.4萬戶,提供融資余額超4300億元。而且2024年浙商銀行新批公司授信客戶中,科技型企業占比超過30%!
不得不說,浙商銀行傳承了“浙商”敢為天下先的精神,為金融支持新質生產力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1
沒有抵押物,授信5000萬元
當日,調研人員一行首先來到了位于成都高新區的成都國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到樓下,就被國星宇航總部濃濃的“太空風”吸引住了。據悉,國星宇航成立于2018年5月,在國家雙創政策的支持下,由原高??蒲性核⒒ヂ摼W企業領軍人才創辦。董事長陸川是“萬人計劃”領軍人才。
(媒體記者及研究員代表體驗國星宇航智能設備)
國星宇航是一家AI衛星互聯網科技公司,致力于商業衛星星座建設,構建天地一體化AI基礎設施,為全球客戶提供廣泛覆蓋、低成本、低門檻的商業化星基解決方案與天基智算服務。截至2025年6月,公司已順利完成14次太空任務,成功研制并發射33顆AI衛星及載荷,累計申請發明專利約150項,獲授權發明專利100項(包括4項PCT專利)。國星宇航系國家級重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24年,國星宇航開啟“星算計劃”,該計劃由2800顆算力衛星組網,將人工智能送上太空,構建未來天地一體化算力網絡。
今年3月,浙商銀行成都分行在深入了解國星宇航的業務布局和發展規劃后,發現其“硬科技”屬性和高層次人才集聚的特點,認為其十分符合浙商銀行科技金融的客戶特征。最后經過審批,成功為國星宇航純信用貸款授信5000萬元,支持其加速研發生產及實現更大的商業化目標。
浙商銀行為何“敢”于給一個科技企業5000萬元授信?還是純信用的?要是放在10年前,這是不可想象的,傳統的中小企業難以獲得銀行貸款,早已不是新鮮事。
俗話說,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功夫也不是一天練成的。浙商銀行在科技金融探索方面,最早始于2016年。當時,為響應浙江省號召,為歸國創業人才企業提供金融支持,浙商銀行在全國首創以高層次人才作為精準服務對象的金融服務品牌——“人才銀行”。
所謂“人才銀行”,就是將人才、人力資本作為企業風險評判標準,結合科技企業技術密集型的特點,創新性的給予信用貸款支持。與之配套的,浙商銀行構建了一整套各類人才評分體系,綜合考慮認定層級、區域和人才的引領性、稀缺性等因素,分層分類給予人才企業更精準的金融支持。
在國星宇航的服務案例中,企業創始人陸川是領軍人才,且企業核心技術人員均來自頂尖科研院所,超百項發明專利,形成了核心科技競爭力。有了這些“硬科技”實力,加上浙商銀行內部持續迭代的評價模型,比如構建“科創積分貸”等數字化工具,結合企業創新積分(如研發投入、專利數量等)動態調整授信額度,最終浙商銀行成都分行為國星宇航授信5000萬元。
(浙商銀行成都分行金融顧問走訪調研國星宇航)
2
全周期全要素科技金融服務
在當天的調研中,一行人還去到了位于成都新津區的希望森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希望森蘭成立于1998年4月,是國內最早從事變頻技術研發和應用的企業之一,也是知名民營企業——大陸希望集團旗下科技型產業。
走進希望森蘭新津廠區,最引人注意的是全自動的生產線正在有條不紊地運行著。整個廠區一塵不染,產線工人極少。據希望森蘭副總經理陳霞介紹,引入全自動產線后,人力成本比以前節省了約2/3,生產效率比以前提高了近3倍。
希望森蘭在高中低壓變頻技術研發領域一直走在行業前列,目前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變頻器研發制造基地之一,屬于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產品面向B端客戶,作為技術驅動的先進制造企業,其科技實力不容小覷。
早在2023年,當浙商銀行成都分行了解到希望森蘭的情況后,針對其科技企業屬性,結合銀行內部相關評價模型,為希望森蘭成功授信了3000萬元信用貸款。這些授信主要用于企業在科研攻關、加大生產需要更多資金支持時,滿足企業資金需求。
(浙商銀行成都分行金融顧問調研希望森蘭智能工廠)
在調研中,希望森蘭相關負責人表示,感謝浙商銀行的創新舉措,也希望后期能夠持續深入合作。浙商銀行成都分行有關負責人也表示,該行一直積極堅定地支持各類科技型企業,為發展新質生產力貢獻科技金融力量,是浙商銀行不變的使命和追求。
據悉,近年來浙商銀行成都分行在服務中持續迭代科技金融產品,為高層次人才作為創始人和主導者的新興技術企業提供“人才支持貸”“人才成長貸”“人才卡”等綜合化、全周期全要素金融服務。
比如對于初創的人才企業,憑借人才證明、商業計劃書和營業執照,即可申請最高3000萬元的信用貸款。對于成長或成熟期的人才企業,提供包括人才擔保類貸款、認股選擇權等債權和股權融資類服務,以及供應鏈金融、國際金融、財富管理、流動性服務和資本市場服務等。圍繞個人金融需求,提供人才卡、財富管理服務、私人銀行、人才尊享貸等產品服務。
在整個調研過程中,深藍財經研究員也切身感覺到,浙商銀行“金融向善”不是一句口號;浙商銀行作為國內科技金融的先行者,其評價模型已日漸成熟,并形成了核心競爭優勢。
3
科技金融的未來是星辰大海
當傳統行業貸款需求增長速度趨緩的背景下,大量符合新質生產力的科技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如果銀行不能與時俱進,不能創新發展思路,那就無法踏上科技浪潮,享受新經濟的發展紅利。
在科技金融領域近10年的探索,浙商銀行已結出累累碩果。截至2025年5月末,浙商銀行全行服務科技型企業超3.4萬戶,提供融資余額超4300億元,服務高層次人才超4000戶。
浙商銀行大力發展科技金融,已經從口號變成現實;從過去不敢貸,到現在主動貸。整個2024年,浙商銀行新批公司授信客戶中,科技型企業占比超過30%,這類企業已成為浙商銀行客戶轉型的主力軍,這是一種成熟后的自信與從容。
具體到浙商銀行成都分行,該行一直積極響應總行號召,自2021年起開始實施科創企業“星火計劃”專項行動,瞄準“專精特新”、擬上市、獨角獸、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等企業大力實踐科技金融綜合服務。截至2025年5月末,該行科技金融貸款余額已達53.74億元,其中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10.77億元、“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貸款余額25.65億元。
2025年5月,浙商銀行發布了面向科技型企業的全新綜合金融服務品牌——“善科陪伴計劃”,將從人員陪伴、場景陪伴、服務陪伴、生態陪伴四個維度升級煥新,為企業提供“金融+非金融”產品組合,與科創企業的成長同頻共振。一次貸款,僅僅是一個開始,浙商銀行要做的是“陪伴式”金融伙伴。近3年,浙商銀行已陪伴超100家企業實現A股上市、近200家企業進入上市輔導,比如杰華特微電子、芯聯集成、武漢長盈通光電、蘇州宇邦、浙江同源康等都是浙商銀行從中早期陪伴上市的企業伙伴。
往大了說,這是為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貢獻自己的金融力量;往小了說,這是為銀行業面向未來20年的發展探明了一條全新路徑。
加油,科技金融。加油,向善的金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