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數字技術已成為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先導力量,數字經濟則是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
10月27日至28日,由數字經濟投融資聯盟、四川省委網信辦、四川省委金融辦、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四川省數據局)、四川省科學技術廳、四川省國資委、四川省經濟合作局、四川省證監局聯合主辦的第五屆數字經濟投融資機構四川行在達州舉行。這場以“數字天府 智投未來”為主題的盛會,既是國家數字經濟戰略在西部落地的生動實踐,更是踐行省委部署、激活區域數字動能的關鍵舉措,彰顯出戰略部署與地方實踐的深度銜接。
五屆持續不輟:省委戰略下的數字經濟生態構建
這場“四川行”,為何五屆不輟?
近年來,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省委十二屆歷次全會先后對“打造數字經濟發展高地”“深入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構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體制機制”等作出部署,大力推動全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先行省建設,實施電子信息產業提質倍增行動,將人工智能作為“一號創新工程”和全省重點推進的15條產業鏈之首,謀劃實施了人工智能、低空經濟、新型顯示等一批重點產業項目。數據顯示,2024年全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突破5300億元,規模以上企業營收占比達16.7%,居全國第一方陣。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工業機器人等細分領域增速均超60%,數字產業矩陣強勢崛起。
省委網信辦一直在助推四川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上主動作為,堅持系統謀劃、統籌協調,鏈接資源、搭建平臺,做優品牌、爭創一流,實施網信企業上市三年行動計劃,幫助川網傳媒作為首家地方新聞網站成功上市,創新推出網信企業培育孵化服務。
五屆耕耘,成效顯著?;顒蝇F場發布的2025四川省數字經濟“三張清單”(發展機會清單、招商引資推介清單、企業能力供給清單),涵蓋82個場景需求、259個供給項目、35個招商項目,覆蓋未來能源、城市治理、現代農業等領域,這既是對省委“構建數字經濟發展體制機制”要求的回應,更是為市場主體提供清晰戰略導向的創新舉措。18家網信企業釋放26.1億元融資需求,其中包含3家文化類企業和5家平臺類企業,呼應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文旅深度融合”“平臺經濟規范發展”的部署;8家企業聚焦智能軌道交通裝備、國產數據庫、AI+AR硬件制造等前沿賽道路演,46家知名投融資機構現場點評互動,最終達成4組超10億元簽約項目,具體包括達州高新區與中科云圖、達州大竹縣與盈合精密塑膠、天府知識產權及國富量子創新與蝶境智能科技、四川文投基金與三是科技等,合作領域涵蓋股權增資、AI數字人確權應用、無人機遙感數據運營中心建設等,每一項合作都緊扣省委“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目標,推動數字技術向實體經濟滲透。
這種精準對接并非偶然,而是四川省委、省政府持續布局的結果。自2020年以來,在全省數字經濟工作推進體系下,相關部門連續舉辦四屆數字經濟投融資機構四川行,累計推動29家企業路演,推動實現直接或間接投融資15.2億元,助力川網傳媒、極米科技等4家企業上市,國星宇航等企業沖刺IPO,考拉悠然、華鯤振宇入選全省首批人工智能鏈主企業。
實數深度融合:戰略落地中的文旅轉型與資本賦能
數字文旅,何以成為破局“冷資源”的熱引擎?
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進一步明確“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的決策部署。第五屆數字經濟投融資機構四川行的價值,最終體現在數字技術對實體經濟的賦能成效上,而“數智文旅 投創未來”圓桌對話上的思想碰撞,正是這一融合進程的鮮活注腳。
“今年國慶不少游客放棄酒店選擇‘車上搭帳篷’,傳統文旅模式是否已失吸引力?”“AI與AR快速發展,什么樣的文旅項目能獲資本青睞?”一連串直擊行業痛點的疑問,引發在場嘉賓強烈共鳴。智勝慧旅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春鵬直言,這一現象印證傳統旅游已達瓶頸,“游客需求已從觀光轉向深度體驗,需依托AI、互聯網技術拓展‘旅游+百業’第二空間,打造裸眼沉浸式場景”。
四川省互聯網行業聯合會執行秘書長黃永建則給出新的產業判斷:“人工智能正取代‘互聯網+’成為核心引擎,情緒價值將是未來消費趨勢的關鍵。”他同時呼吁,要充分發揮市場力量,實現政府與市場精準匹配,四川數字經濟與文旅產業必將蓬勃發展。
從全省層面看,四川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從2021年的4012.2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5351.7億元,占GDP比重提升至8.3%,電子信息產業營業收入保持中西部第一,國家網信辦《國家信息化發展報告(2024年)》將四川納入全國信息化綜合發展水平第一梯隊——這些數據,是國家數字經濟戰略在四川落地生根的有力證明,也是省委“四化同步”戰略見效的具體體現,更是相關執行部門協同推進、狠抓落實的成果。
戰略落子達州:川東北的數字支點與國家算力布局
落子達州,蘊含怎樣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選擇達州,是國家‘東數西算’工程與四川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同頻共振的必然結果。”從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國家樞紐節點建設的全局來看,達州作為成渝樞紐節點(四川)“1+5”布局中川東北唯一可建設千機架級數據中心的城市,其數字崛起承載著國家算力資源西移、優化全國算力布局的戰略使命。省委深刻把握川東北經濟區在“五區共興”中的定位,將達州作為激活區域數字經濟的突破口,推動優質要素向這里集聚——這一布局,既是對國家“促進區域數字經濟協調發展”要求的積極響應,更是四川打造西部數字經濟高地的關鍵落子。
活動期間,與會嘉賓實地探訪達州數字經濟產業園,從智能軌道交通裝備的精準控制到半導體芯片制造的核心技術,從“稅電指數”賦能經濟監測到醫療檢驗結果互認的民生服務,直觀感受到國家戰略與地方實踐結合的豐碩成果。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在主旨分享中指出的,四川數字經濟的發展,既緊扣國家網絡安全與數字經濟協同推進的戰略要求,又立足區域實際探索特色路徑,達州的實踐正是這一思路的典型代表。
從達州的算力支撐到全省的數字生態,從投融資的精準對接到數實融合的深度突破,第五屆數字經濟投融資機構四川行不僅是一場產業盛會,更是四川踐行國家戰略、落實省委部署的縮影。未來,隨著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建設的深入、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的深化,四川將持續以國家戰略為引領、以省委部署為遵循,在西部數字經濟創新發展中擔當更大使命,為打造帶動西部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注入更強數字動能。
相關新聞